聚财焦点

高视医疗再递表港交所:商誉三年增长54倍,收购“后遗症”渐显

来源:网络  编辑:谷小金  时间:2022-06-08 14:40    收藏本文
高视医疗再递表港交所:商誉三年增长54倍,收购“后遗症”渐显

再次向HKEx提交上市申请,并打算在HKEx上市。这是在2021年11月之后,当时高适医疗向HKEx提交了招股说明书。

高适医疗试图再次进入资本市场。但仔细看招股书会发现,截至去年底,公司大部分产品都是分布式产品,现有的大部分独立产品都是通过外部收购获得的。与此同时,高适医疗被收购的“后遗症”逐渐显现,其急于进入资本市场的背后原因愈加清晰。

市场份额达到6.7%

高适医疗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眼科医疗器械的综合供应商。根据Jost Sullivan的数据,CTV医疗拥有6.7%的市场份额,是中国眼科医疗设备市场最大的国内参与者,2021年的收入排名第四。

天眼查显示,高适医疗的法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均为高铁塔。据了解,57岁的高铁塔同时也是高适医疗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990年和1987年,他分别获得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理学硕士学位和核物理理学学士学位。

高适医疗的最大股东是高适医疗投资有限公司,注册于中国香港,持股比例近80%。

值得注意的是,高铁塔的几位亲属出现在关联方名单中。该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张建军是高铁铁塔的妹夫,高适医疗前董事高凡是高铁铁塔的弟弟。

根据招股书,高凡于2019年11月被解除董事职务,因为他涉及独立第三方在中国的多项刑事诉讼。但至今,高凡仍是高适医疗的关联公司北京美德大光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

股权结构方面,铁塔通过其全资GT HoldCo持有45%股份,通过广发HoldCo持有4.7%股份,公司股东刘通过HoldCo持有4.62%股份

此外,奥博资本通过OrbiMed Asia持有12.83%股份,华平投资通过Cuprite Gem持有12.14%股份,德福资本持有5.03%股份,Highlight Capital持有3.02%股份。

至于募集资金用途,高适医疗表示将主要用于提升RD能力、加速专利商业化、增加RD支出、进一步加强RD能力、扩大销售和营销团队规模、为潜在的战略投资和收购提供资金,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自有产品毛利率快速上升。

眼科一直被称为“黄金赛道”。根据约斯特沙利文的统计分析,中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从2017年的9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163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5.5%。预计2025年增至304亿元,2030年增至515亿元。

乘着行业的东风,高适医疗的利润稳步增长。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CTV医疗收入分别达到11.07亿元、9.62亿元和12.98亿元,调整后利润分别为1.35亿元、1.63亿元和2.09亿元。

高适医疗解释称,2021年调整后净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收购太亮后收入增加,以及2020年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市场低谷恢复所致。

目前,高视力医疗产品组合涵盖了眼科医疗设备用于诊断、治疗或手术的所有七个眼科子专业,包括眼底病、白内障、屈光不正、青光眼、眼表疾病、验光和儿童眼科,共有129种产品。

129款产品中,79款为分销产品,占比超六成。只有50种产品归高适医疗公司所有。上述50个自有产品中,有一半来自太亮和罗兰。

收购太亮和罗兰不仅丰富了自身产品的管道,也带动了自身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

招股书显示,2019年和2020年,来自分销产品的收入贡献比例占比较大,分销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8.9%和97.0%,自有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1%和3.0%。2021年,分销产品产生的销售收入占比大幅下降至72.0%,自有产品产生的销售收入占比上升至28.0%。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高适医疗销售自有产品产生的收入从1132.9万元增长至3.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8.2%。

在招股书中,高适医疗将2021年自有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归功于收购泰景和罗兰。同时,随着自有产品销售额和收入的增加,每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自有产品的单位成本下降,然后毛利率上升。2021年1月,高适医疗完成对泰晶的收购,其主要生产和销售的人工晶状体具有较高的毛利率,这也有助于2021年自身产品毛利率的提升。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0年,自有产品毛利率由34.2%提升至44.7%,分销产品毛利率由41.7%提升至44.8%。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自有产品毛利率达到52.4%,超过其分销产品45%的毛利率。2021年,CTV医疗整体毛利率仅为46.9%。

收购的“后遗症”凸显

然而,随着CTV医疗收购太亮和罗兰,“后遗症”越来越突出,首当其冲的就是商誉和无形资产的增长。

招股书显示,高适医疗的商誉账面价值从2019年的约1619万元增至2021年的8.83亿元,三年间增长超54倍。无形资产从2019年的1337.5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3.04亿元。

高适医疗在招股书中表示,2021年商誉增加主要是由于收购罗兰和泰晶,无形资产增加是由于罗兰和泰晶的无形资产金额。通过收购,公司获得罗兰和泰亮的海外分销网络,自身产品可在海外销售,有助于公司建立自身电生理设备和人工晶状体产品的RD能力。

然而,为了收购泰良和罗兰,高适医疗不断寻求外部贷款,包括投资银行的过桥融资贷款、夹层融资贷款、供应商的卖方贷款和商业银行的优惠融资贷款。

具体来说,2020年12月18日,高适医疗与瑞士瑞信银行等其他贷款人达成过桥融资协议,以获得不超过1亿欧元的过桥贷款。同年12月23日,高适医疗公司与Tailiang的供应商之一OPM sticht ing administra tive Kantor签订了卖方贷款协议。据此,OPM管理州基金会作为贷款人,向高适医疗提供了一笔金额为2425万欧元的五年期卖方贷款,所得款项将用于部分资助该公司收购泰良。

随着负债金额的增加,高适医疗的净负债和资产负债率波动较大。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高适医疗的债务从7.05亿元增至26.22亿元。同期,公司2019年实现净负债6978.5万元,2020年实现净资产4781万元。到2021年,CTV医疗的净负债飙升至6.33亿元。

近三年,高适医疗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87.2%、2261.5%和-151.8%。此外,2020年末,高适医疗的流动负债净额为5.32亿元,反映了现金资源的使用以及为收购泰良的资金申请短期过桥贷款。

高适医疗在招股书中也承认,不能保证未来没有净流动负债。“净流动负债可能会阻止公司在某些贷款到期时进行再融资,因此它可能会面临流动性风险。无法保证我们能够获得所需的资金来为到期贷款进行再融资或进行资本融资。”

此外,高适医疗指出,如果贷款到期时无法再融资,相关款项到期时无法偿还,公司可能会对贷款违约,从而造成交叉违约。在相关情况下,公司的业务、流动性、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前景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中新经纬APP)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