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财焦点

汽车、医药股走势强劲市场底部区域特征清晰

来源:证券之星  编辑:肖鸥  时间:2023-09-13 12:06  阅读量:5690     收藏本文

周二,大盘全天呈现窄幅整理行情。早上开盘后低位波动,上午盘中出现了一次试探上行,最高到3147点后无力继续推升,转头回落,下午维持在几个点的范围内波动。业内人士认为,目前A股底部区域特征清晰,伴随积极信号的陆续出现,有望引领市场逐步走出底部并迎来修复。

处于阶段性“磨底期”

周二,大盘全天震荡调整,主要指数均小幅下跌,市场出现了弱势震荡的格局。一方面是因为保险股的疲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半导体产业链股的深幅回落,挫伤了市场交易热情。不仅仅是个股行情活跃度的降低,而且沪深两市成交金额也随之萎缩。个股跌多涨少,两市共2041只股票上涨,2919只股票下跌,平盘有305只股票。沪深两市成交额7083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327亿元。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0.18%,报3137.06点;科创50指数跌0.65%,报901.62点;深证成指跌0.08%,报10373.99点;创业板指跌0.59%,报2051.04点。北向资金在周二午市收盘前仅微微净流出2亿元左右。但在午市后,净减持力度增强,净流出近20亿元,给A股的短线走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政策接连出手后,A股在外部扰动中仍面临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压力。机构观点普遍认为,目前A股底部区域特征清晰,伴随积极信号的陆续出现,有望引领市场逐步走出底部并迎来修复。

钱坤投资认为,大盘周线图上五连阴,在管理层积极性措施不断落地的情况,本周出现强反弹的概率很大。股指走得如同鸡肋,但收出一个小阴线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日线图上连续两天小阳线,如果收出小阳线,连续三阳,带来的调整压力就增大了。如果后市行情要向上发动,要么长阳要么小阴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连续两天都是医药板块这种防守型品种领涨,显然缺乏气势。汽车板块异动,但主要还是特斯拉产生的题材拉动作用,暂时还不具备龙头品种的王者之相。8月经济数据较7月转暖,需求提升会拉动上游资源,另外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继续把顺周期和大金融作为重点关注。

中信证券分析师霍潇杰认为,A股底部特征明显、长期配置价值突出,关注三条主线的投资机会。国内经济预期最悲观时刻已过,随着政策积极发力、基本面数据改善,权益资产将逐渐兑现配置价值。人民币汇率波动等扰动影响短期小节奏,但不改市场大方向。建议投资者保持信心及耐心,阳光总在风雨后。配置上,建议布局科技主题、资源品板块以及地产产业链。科技主题包括半导体、信创、AI等;资源品板块,PPI触底回升,大宗商品价格有望回升,资源品板块将受益;地产产业链,包括建筑建材、家电等。

汽车股震荡走高 医药股活跃

从周二的盘面热点来看,在板块方面,汽车股震荡走高,德迈仕、兴民智通、合力科技、威帝股份、文灿股份等涨停或涨超10%。农林牧渔涨幅靠前,粤海饲料涨停。家用电器走高,四川长虹、立达信涨停。医药股持续活跃,其中减肥药方向领涨,常山药业20CM涨停,已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两日涨幅超过40%,德展健康涨停;工业大麻概念股开盘拉升,通化金马、莱茵生物涨停。光刻机概念股午后大涨,京华激光、联合精密涨停。CPO概念股一度冲高,光迅科技、铭普光磁涨停。下跌方面,游戏、传媒股集体调整,电魂网络跌超5%。板块方面,减肥药、光刻机、工业大麻、养鸡等板块涨幅居前,传媒、手机游戏、贵金属、证券等板块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摩根大通提高了对减肥药的销售额预期,预计到2030年,在诺和诺德和礼来制药的“双寡头”操控下,GLP-1受体激动剂相关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超越1000亿美元。摩根大通还猜测,我国减重药物市场规模有望于2030年达到149亿美元。汽车板块活跃,诱因是周一晚间特斯拉大涨10.09%,总市值一夜增加795.8亿美元,特斯拉用于训练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模型的超级计算机Dojo可能会给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带来“不对称优势”。对于A股中的汽车产业链带来题材刺激影响。“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内容主要包括2023年8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和2023年8月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产销双增,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依然表现良好。另外,在近期的德国车展上,参展的中国车商表现不俗,在欧洲市场机遇逐渐扩大。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樊继拓认为,市场弱的本质原因或是主动型基金经理自下而上找不到较好的景气度赛道,但随着政策反转,顺周期板块的逻辑逐渐加强,自下而上的产业逻辑也会逐渐加强,未来1-2个季度,可能会出现微观流动性充裕和经济预期回升的共振。ETF指数基金份额2022年以来快速增加,由此导致“股票型基金份额+偏股混合型基金份额”反而逆势流入。所以公募权益基金2022年以来反而是大幅流入的资金项。其流入规模比外资流出和居民资金流入规模更大。配置上,消费链、地产链虽然今年来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无需过度悲观,后续可能会出现政策微调,大概率存在超跌后预期修复的上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