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财焦点

平江街道从你、我、他到“我们”

来源:网络  编辑:郑袖  时间:2023-10-30 16:59  阅读量:6161   会员投稿  收藏本文

姑苏区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位于姑苏区古城东北隅,辖区面积0.37平方公里,东起相门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至大儒巷-中张家巷,是古城区典型的开放式街区社区中的景区社区。辖区临靠平江路,有建于清代的潘世恩故居、董氏义庄等一批历史古迹。这也意味着社区内面临复杂的治理情况。

“0.37平方公里的社区,不大,但扎扎实实走一圈,要10公里。”在钮家巷社区党委书记张英缨的心里,两组词念兹在兹——社区与居民,爱与家。基层治理工作的核心也就是将社区与居民连在一起,用爱织就“大家”。今年,钮家巷社区党委,将党建品牌与党建工作法迭代升级,让“一颗心”拧成“一条心”,努力将社区打造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频共振的新模式。

一颗心连起社、居两头,从你、我、他到“我们”

钮家巷社区,现有户籍居民2229户、5574人,常住人口3671人,流动人口1467人。其中60周岁以上户籍老龄人口2403人,占户籍总人口的43.1%。社区存在着背街小巷多,直管公房、零星楼、商品房年代久远、设施配套不齐全、缺乏物业管理等现实问题。同时辖区包括平江路,游客、居民混杂,历史遗存与人文景观交融。

“多种现实情况的交织使得社区客观存在着空间载体资源匮乏、开放式楼院管理难度大、古建老宅居住保护难两全等问题。”张英缨表示,在15年的基层工作中,她最大的感触就是要以党建为抓手,连接民心、连通民意,以一颗心串起社区与居民两头,才能将基层的事办成、办好。

今年,钮家巷社区在现有党建品牌“连心工程”的基础上,迭代升级,推出全新社区党建品牌——“连心·家钮带”。具体而言,“连心”既是对原先品牌名称和内涵的延续,也是明确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连心”,即建立党组织、党员、群众之间的联系机制,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党员的全参与、群众的全满意,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家钮带”则包含以家为纽带、以邻里为载体、以文化为媒介三层意涵,发挥家庭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家风建设,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促进邻里互助、共建共享,打造“亲情邻里”“和睦邻里”“文明邻里”,并以古城保护更新为契机,发挥历史文化优势,传承文化遗产。

“社区就是居民之家,家的感觉就是很放松、很休闲。在这种社区氛围中,我们才能将群众的心门打开,实现从管到治。”在张英缨看来,迭代升级的党建品牌实质上就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情为纽、以文为魂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既体现了社区党委对居民的真情关怀和服务能力,又体现了社区党委对古城保护更新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

“三张网”链上共生情,老典型迈出新步子

党建工作法是党建品牌创建的支撑和落地,是实现社区品牌由“特色”向“品牌”升华的重要路径。钮家巷社区党委为做好党建工作、推动社区治理,形成了著名的“三张网”工作法,用“三张网”筑建起了网格化社区治理的立体蓝图。“三张网”工作法,用“亲情网”融合民心,以“组织网”凝聚力量,靠“服务网”解决难题,打造的“党建引领、居民领袖带动、多元参与”模式在全市推广,社区治理案例还列入了中国科学院专家团、同济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调研课题,居民大院微自治项目成果参加2018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今年,在党建品牌迭代升级的同时,张英缨也为“三张网”工作法赋予新内涵,为“三张网”链上了共生情,创新推出“三张网”织起共生情工作法。具体而言,该工作法将“三张网”的优秀做法传承、延伸,锚定“共生”关键词,与群众共亲人情、共组织情、共文化情。“‘共生情’的核心在于‘共生而衍情、情系而生共’。这既是依托于小巷成长的社区凝聚力,更是民心所向的聚合力。”在张英缨看来,“三张网”和“共生情”虽不是新词,但期待两者融合产生的化学反应,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共生共创,共治共享。在苏州市委党校法律和文化教研室副教授刘铭看来,“三张网”织起共生情工作法既有前瞻性,也有传承性,既包含换位思考、共治共享的理念,也囊括基层治理的主体以及党组织服务的客体。以该工作法为抓手,基层党委通过对话、沟通、联系,牵起千家万户、民生实情,实现社区治理的有机更新。

目前该社区已有平安之钮应急志愿服务队、清涟古井老井志愿服务队、“啄木鸟”行动支部等数十支团队,涵盖古城保护、文体娱 乐、便民服务等方面。同时还形成了1个居民共治大院、1个自治大院、7个小区及零星楼自治管理小组等自治组织。

共生大院构建治理共同体,把“家”与“爱”持续升级

在钮家巷社区辖区有一条300多米小巷名叫酱油弄。 2020年,姑苏区邀请了几十位中外艺术家在这里进行墙绘创作。在外墙上完成以“爱”为主题的墙绘涂鸦,江南小巷顿时变身时尚艺术街区。近期,酱油弄升级改造更让“爱”升华。

在这条小巷的升级改造过程中,集中展示了社区治理共同体的自治能力——社区“海棠先锋”志愿者在日常走访时接到居民反馈,酱油弄的夹弄年久失修、墙面开裂掉落,走进围墙内更是杂草丛生。社区党委把居民的想法巧妙融入至改造设计之中,不仅让小区活力倍增,也让居民增强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今年,在党建品牌和工作法迭代升级的基础上,张英缨希望进一步“扩容”构建治理共同体,打造出通过多方参与、协商议事、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等方式,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和居民的共同福祉的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共生大院。

组织发动物业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推进无物业零星楼成立“自治管理小组”,加大组织街巷直管公房居民大院开展护巷志愿服务项目……“这些都是推动形成共生大院的具体实施路径。通过‘爱’与‘家’的持续升级,以及‘共生’理念的贯通,让社区更年轻,让居民更具活力,将社区这个大家庭打造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频共振的新样板。”张英缨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