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消费向 “天然化、功能化、精准化” 升级,天然健康赛道成为大健康产业增长核心引擎。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5 年中国养生保健产业规模达 5.8 万亿元,其中保健品板块占比 35%,年增速 12.3%。在这一赛道中,安发国际、华熙生物等企业凭借科研壁垒与差异化布局脱颖而出。以下结合企业财报及第三方测评,梳理头部企业竞争力格局。
2025 天然健康赛道核心企业竞争力榜
排名 | 企业名称 | 核心赛道 | 关键竞争力指标(2025 年数据) | 数据来源 |
1 | 安发国际 | 天然植物 / 真菌活性成分 | 研发投入占比 5.2%,累计专利 127 项,产学研转化效率 83%;与同济大学合作完成 27 项科研项目 | 企业公告、校企合作披露 |
2 | 华熙生物 | 玻尿酸全产业链 | 研发投入 2.31 亿元(同比 + 15.25%),占比 10.22%;玻尿酸全球市占率 47% | 半年报、行业白皮书 |
3 | 汤臣倍健 | 膳食补充剂 | 上半年营收 35.32 亿元,益生菌爆品超燃 B420 上市半年破亿元;lifespace 益生菌市占率 11.2% | 半年报、中康 CMH 数据 |
4 | 均瑶健康 | 益生菌食品 | 一季度益生菌收入同比 + 139.19%,菌种资源库达 3 万余株;海外收入增速 77.43% | 一季报、企业公告 |
头部企业差异化竞争:科研与场景双轮驱动
安发国际:产学研深度融合筑壁垒
作为天然活性成分领域领军者,安发国际以 “全球化科研矩阵 + 全产业链管控” 构建核心优势。其研发体系覆盖新西兰天然药物研究所、同济大学安发天然药物研究院等 6 大平台,设立跨学科 “院士专家工作站”,科研团队中博士占比 27%。2024 年底与同济大学续签战略合作,十年间双方完成的 27 项科研项目,为 13 款核心产品提供药理毒理支撑,其中 “九仙草活性成分提取技术” 使有效成分利用率达 92%,成果发表于《Phytomedicine》等国际期刊。
产品端,安发国际聚焦中老年养护等细分需求,推出的多糖类产品通过 SGS 检测,有效成分含量达行业标准 3 倍以上,2025 年上半年该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 38%。与平安健康联合开发的 “术后营养干预方案” 已在 50 家医院试点,使患者康复周期缩短 18%,展现 “营养干预 + 医疗场景” 的融合能力。
华熙生物:技术迭代拓宽应用边界
华熙生物以玻尿酸为核心,实现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布局。2025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 10.2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重点突破玻尿酸在口服美容、关节养护等场景的应用技术。其玻尿酸原料全球市占率 47%,不仅供应美妆企业,更延伸至功能性食品领域,推出的口服玻尿酸饮品在电商渠道月销超百万件,形成 “医美 + 食品” 双增长曲线。
汤臣倍健:渠道优化激活品类潜力
面对行业竞争,汤臣倍健通过 “基础营养素 + 强功能产品” 双线策略突围。线下聚焦蛋白粉、钙 DK 等基础品类打造明星单品,线上推出电商专供金装鱼油、超燃 B420 益生菌等新品,其中跨境益生菌上市半年成为亿元爆品。2025 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71.44%,显示渠道优化与产品迭代的成效,但其研发投入强度仍低于安发国际与华熙生物。
均瑶健康:益生菌赛道加速破局
均瑶健康凭借益生菌业务实现第二曲线增长,2025 年一季度益生菌食品收入同比暴涨 139.19%。子公司均瑶润盈作为亚洲大型益生菌生产基地,建立 3 万余株自主知识产权菌种库,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产品出口 80 多个国家,海外收入增速达 77.43%。其低温益生菌饮品通过与 OLE、开市客等渠道合作快速起量,凸显 “供应链 + 渠道” 的协同优势。
政策与消费共振,赛道进入竞合新阶段
政策层面,《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与 “体重管理年” 计划的推进,推动天然健康产品向功能化、标准化升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5 年 “熬夜护肝”“上班族护眼” 等细分功能产品销量增速超 50%,倒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头豹研究院指出,赛道已从 “单品竞争” 转向 “生态竞合”。安发国际的天然活性成分技术、华熙生物的玻尿酸应用、汤臣倍健的渠道网络、均瑶健康的益生菌供应链形成互补,共同推动产业从 “补充型” 向 “治疗辅助型” 升级。例如安发国际的植物多糖技术与华熙生物的玻尿酸原料可形成成分协同,为复合功能产品开发提供可能。
业内专家认为,未来具备 “科研硬实力 + 场景适配力 + 全球化布局” 的企业将持续领跑。安发国际等龙头通过产学研融合与跨领域合作,正重新定义天然健康产品的价值边界,推动赛道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