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财焦点

监管部门将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提高融资效率

来源:网络  编辑:宋元明清  时间:2022-06-07 21:33  阅读量:7854     收藏本文
监管部门将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提高融资效率

近日,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其中提出要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常态化上市和再融资;支持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推动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在境外上市。

据悉,证监会将做好全市场注册制规则修订发布工作,完善主板、科技创新板、创业板、北交所功能定位,扎实推进注册制改革实施。在市场能够承受的条件下,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的力度和节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上市融资。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在上述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推进以注册制为主导的一系列制度改革,提高融资效率,进一步提高市场流动性。

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

作为监管层多次提及的重点领域,市场人士认为IPO和再融资将保持常态化趋势。

“注册制改革将带来更多融资,IPO发行和再融资将保持正常趋势。”蔡襄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康表示,目前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在鼓励和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支持下,一、二级市场均衡投融资、均衡发展的市场新生态有望加速形成。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监管层将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一方面,稳步推进股票发行综合注册制改革,继续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全面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要求,做好全市场注册制规则修订发布工作,完善主板、科技创新板、创业板、北交所功能定位,扎实推进注册制改革。

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优化企业首次上市和再融资的审核和注册机制及流程,进一步增强审核和注册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平衡投融资,平衡一二级市场,在市场能够承受的条件下,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的力度和节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上市融资。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峰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但与成熟市场相比,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发行上市效率要提高,不必要的限制和约束要放宽。此外,再融资作为企业生命周期中重要的发展手段,涉及发行定价、并购重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诸多方面。相关规则可以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直接融资规模继续扩大。

多位业内人士提到,近年来发行审核注册周期大幅缩短,IPO和再融资科学合理常态化,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提升。在过去的三年里,IPO和再融资的数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IPO融资规模创近十年新高。

权威数据显示,2022年1-5月,沪深两市IPO公司126家,融资总额2723.77亿元,再融资公司152家,融资总额2813.91亿元,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5月20日发布通知,明确提出2022年业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和行业申请首次上市的企业,符合板块定位和发行上市要求的,经中介机构核实信息属实,且对持续盈利能力或持续经营能力不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相关审核或注册工作正常进行。2022年底前,对疫情严重地区和行业的上市公司再融资申请实行专人负责,即报即审,即审即发。发行人反馈意见和审核问询的回复时限可延长3个月,通知函的回复时限可延长1个月。

专家表示,多措并举加大对疫情严重地区和行业的支持力度,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大局,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为稳增长贡献资本市场力量。“此举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这些措施前期经过充分调研,落地快,可操作性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强。“有专家评价。

支持企业境外上市。

关于依法合规推进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境外上市问题,专家指出,平台企业的投资方包括大量外资。考虑到国内市场的相关制度设计,部分平台企业更倾向于海外上市。

在制度建设层面,4月,证监会会同财政部、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局修订了《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及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的规定》,形成了《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及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的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外,国务院出台的稳定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还包括继续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建立“三农”、小微企业、绿色、双创金融债券绿色通道,为重点领域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督促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全面梳理收费项目,避免民企债券融资交易收费,进一步释放支持民企的信号。

近日,证监会表示将支持和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团结各方力量,共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文

  • 7月起,这些行业将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包”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