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财焦点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技创新激励

来源:网络  编辑:肖鸥  时间:2022-06-09 07:41  阅读量:7799     收藏本文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技创新激励

SASAC副主任翁明杰说

进一步增加RD投资,强化科技创新激励

作为科技创新板的“国字头”后备军,“科技改革示范企业”各项改革蓄势待发。6月8日,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在“推进科技改革示范行动、强化科技创新激励经验推广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加大RD投资力度。到今年年底,中央工业企业重点企业RD投资强度平均要达到5%以上。要打好政策,打好“组合拳”。丰富政策“工具箱”的应用场景,发挥不同激励方式对不同人员的差异化激励效果。

业内人士表示,国企和央企将进一步加快实施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中长期激励措施,通过参与股权激励计划,鼓励和引导企业领导、科研、管理和技术骨干将个人利益与企业长期业绩提升紧密结合,共同推动企业不断做强做大。

建立创新激励政策应用的“矩阵”

作为国有科技企业的“排头兵”,加强科技创新激励已成为“科技改革示范企业”的重点任务。

翁说,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的重大决策部署,部署推进“科技改革示范行动”经验,加强科技创新激励工作。

“我们必须打好政策应用组合拳。从多个维度和层次分类建立创新激励政策应用的‘地图’或‘矩阵’。”翁说,要提高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的综合效果。

目前,80%的“科技改革示范企业”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开展中长期激励。翁指出,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正确方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下,鼓励地方国资委和国有企业集团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实际,实施更加灵活、创新、接地气的激励政策措施。

中国证券报从本次会议上获悉,一批中央企业积极推进“科技改革示范行动”,灵活运用中长期激励等政策,加快培育一批国有科技企业改革典范和创新先锋。中国航天科技党组书记、董事长吴说,集团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分红激励和奖励,科技骨干占受益者的85%以上。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为契机,中国卫星已完成全部110名事业身份科技人员“转企”。

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底,集团已有28家子公司实施31项中长期激励计划,覆盖激励对象2300余人,其中骨干科研人员约占60%。

此外,中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集团已先后进行了4次限制性股票激励,共覆盖890名科研骨干,合计激励2.5亿股。指导科技创新板子公司中建华能开展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共151人,重点是技术研发、制造板块等核心骨干。

打破科技人员报酬的“天花板”

关于科技人员薪酬,翁明杰表示,要强化创新成效和薪酬双对标,将激励资源特别是增量资源向稀缺、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

“有必要为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人才建立薪酬制度。要打破科技人员薪酬的‘天花板’,贡献大的科技人员薪酬水平可以超过同职级的管理人员。”翁明杰表示,对于市场引进的稀缺高端科技人才,可以采取市场化对标,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对于重点稀缺人才,可以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支持性激励,增强其吸引力和归属感。

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完善合规的豁免清单,进一步鼓励创新,容忍失败,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翁明杰强调,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要坚决落实“三区分”要求,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加快建立科技创新合规豁免清单,或补充完善现有经营投资豁免清单中的相关内容,明确具体豁免项目、范围标准、实施程序等。在依法合规、权责匹配、勤勉尽责、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对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并造成资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可以免除责任追究,充分容忍未知过程中的失败,支持国有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张开双臂大胆创业、投身科研、投身创新。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表示,“科技改革示范企业”要把“科技改革示范行动”作为一项综合改革试验,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敢于探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